清平录
首页 | 书页 |个人中心| 加入书架

第128章 罗秀村(9)

发布:2025-01-01 字数:5024

      唐耀听得入迷,“我之前看到将军墓的时候还觉得是开了眼界了,现在才发现是小巫见大巫,阎仙人还是个全才啊,会治病不说 ,连盗墓也会,那个水潭不小,水下的怕是大墓吧,里面的陪葬品一定不少,这下可以回去向督主交代了。”

      徐冬儿知道他是为银子的事,出来才几天,他们就花了几千两银子,总要有个说法,毕竟缉查司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

      为了慎重起见,徐冬儿还是道,“这也只是我的猜测,等事情落实了,再报给督主不迟。”

      唐耀直觉是大墓跑不了了,不过他也不能让督主白欢喜一场,连声答应。

      成为隐仙派的信徒,他们也是可以与外界接触,唐耀传信给探子,让他去查下坳村的过去,特别是关于墓穴和宝藏之类的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他们每天除了做功课、打扫,就是吃饭睡觉,不过她发现信徒的数量每天都在减少,若是有人问起,阎仙人的弟子只说他们已经自行离开了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觉得有些不对劲,与唐耀提起了此事。

      “我也注意到了,每天大概会有两人不见,而且他们离开之前,都是没有任何征兆,我瞧着他们不像是自行离开,而是失踪了。”唐耀小声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“还有那些用孩子来拿治病机会的病人,我明明有瞧见有人抱着孩子过来,我在这里却没有看到一个孩子。”徐冬儿也将自己疑问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“会不会除了这里,隐仙派还有别的住处?”

      “我打听过了,村长只划了这一块给阎仙人,若是还有别的住处,应该在附近还有另一个入口。”

      唐耀挠了挠头,“这个阎仙人究竟有多少秘密,他要孩子来干什么,总不可能真的把他们当成他的座下童子吧,他又不是真的仙。”

      徐冬儿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答案,只是没有亲眼所见,她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猜测,她要的是真相。

      熬了几天后,他们终于等到了探子的消息。

      民间曾有过一个传说,百年前大庆国还不叫大庆,而是叫大哲,当时是江氏的天下,因为江氏高压统治,还有数不尽的苛捐杂税,引发了各阶层的不满,最低层的百姓活不下去,纷纷揭竿起义,大族也蠢蠢欲动,各据一方,其中北堂家的势力为大,随着战火越演越烈,北堂家收复各方霸主,成为了最大的势力,占领了皇城后,北堂家对天下已然唾手可得,只是江家的最后一任帝王江成业还在苦苦挣扎。

      皇城失守后,江成业在禁军的保护下一路向南方逃,随行的还有江成业的嫔妃和上百箱的金银珠宝。

      到了关州后,他和最后剩下的百名禁军被围困在关州的燕子坡,自知气运已至,江成业自缢而亡,嫔妃也服毒自尽,他的部属将他们安葬后,也纷纷自杀,大哲就此落幕。

      北堂军发现了他们的尸体,还有江成业的坟墓,但传闻中的金银珠宝没有了踪影,北堂军扩大了搜索范围,最后还是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  北堂一族建大庆国后,先祖也曾派出军队四处寻找,可是花了十年的时间,还是没有找到那些宝藏的蛛丝马迹,因在建朝初期,国内的政局未稳,边境又不断地受到外域的侵扰,再加上寻找那些只是传闻中的宝藏也耗费了不少财力,国库吃紧,先祖分身乏术,只得将此事停下。

      随着时间的流逝,知情人的离世,再加上先祖下的封口令,这件事就成为扑朔迷离的民间轶事,大家只当是好事者无聊时编的故事来听。

      据说在燕子坡自缢的并非是真正的江成业,而是一个与江成业长得一模一样的替身,而真正的江成业从京城逃出后,就乔装成普通百姓的样子,随着流民到了民县隐姓埋名。

      大家都以为死在燕子坡的那个是真的江成业,自然就没有人会想到,他会在离京城不是太远的民县。

      至于传闻中被他带来的那些皇宫里的金银珠宝,其实早在北堂军攻打皇城之前,就已经被他偷偷地运出了宫,就藏在民县的某个地方,他就指着日后凭着那些金银珠宝招兵买马,光复大哲。

      不过他的命不好,流落到民县后,生了一场大病,因为不敢请大夫,病情越来越重,最后命丧破屋,据说最后跟着他的宫人,把他的墓建在了山中,只有他知道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后来这名宫人也死了,把最后的秘密也带走了,他临终前,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了他的忘年交,也就是最后陪着他的那位大夫,经这名大夫的口,这段野史在民间流传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“这是野史?我怎么听得有鼻子有眼的?”唐耀一副不相信的表情。

      探子的表情很无辜,“唐千户,我这也是打听来的,对方怎么说,我就怎么转述,一字不差。”

      这个唐耀相信,他们派到各地的探子都是百里挑一的。

      “那位知情人是说书先生?”徐冬儿试探地问道。

      “正是,不过这段野史也是他的好友告诉他的,我打听过了,他的那位好友的祖父正是一位大夫。”

      “所以这不是野史,而是真实的?”唐耀受到了惊吓。

      探子恭敬地道,“属下只管打探消息,至于真伪还请千户自行定夺。”

      这一问算是白问了,可唐耀又好奇得很,他急于知道答案,忙问徐冬儿道,“徐百户,你对这些事还是比较在行,你觉得这是野史,还是事实?”

      探子禀报的时候,徐冬儿听得很仔细,“说书先生说的这段,逻辑上挑不出毛病,若要逃命,自然是轻装,随行带着上百箱金银珠宝,拖慢进度,这不是自己找死嘛,做为君王,有替身也不奇怪,再者要将皇宫里的金银珠宝转移,目标越小越好,另外要将那么多的金银珠宝藏起来,还是要先择地方,提前做好准备,藏好后,若是不放心,就近守着呗。”

      唐耀越想越觉得靠谱,“说书先生好友的祖父可有告诉他,那位宫人临死前住在哪?”

      “不曾提过,所以连他的那位好友都以为他的祖父说的只是听来的故事。”

      唐耀有些失望,有种财富离他远去的感觉,不过他又不甘心,再次问徐冬儿道,“水潭下面很可能埋着从大哲国皇宫里偷送出来的金银珠宝?”

      “很有可能,就算不是,应该也与之相关。”徐冬儿给出了简洁的答案。

      唐耀的眼里露出了星芒,若是他们找到先祖花了十年都没有找到的宝藏,他岂不是能加官进爵?

      唐耀越想越觉得这趟来得值,之后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大水潭上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不会轻功,没办法夜探,她把心思放在寻找另一个入口的寻找上。

      他们进来也有几日,有银子铺路,再加上看他们二人规规矩矩,看守他们的弟子对他们的看守也没有其他人那么严,就连徐冬儿在边上偷懒,也没有人说她,徐冬儿的胆子越发地大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渐渐地徐冬儿发现失踪的信徒,都是真正来找阎仙人看病的病人。

      她与一名病人打过照面,他的眼白明显变黄,呼吸混浊,还喘着大气,听起来就像是破风箱的声音,连她都看得出,这个人已经得了绝症,就算用再好的药也无力回天。

      几天后,这名病人不见了,阎仙人的弟子说他的病大有好转,已经出村了,但她明明看到他进了那间专给病人看病的看诊室后,就没有再出来,所以阎仙人的弟子在骗人,若她没有猜错,那间房间有秘密。

      阎仙人给人看病的时间不定,但午时不候是他的规矩,徐冬儿打算趁这个时候一探究竟,唐耀也同意了她的这个建议。

      她注意到阎仙人的弟子并不懂医,只是会些拳脚,与其说是他的弟子,不如说是他的保镖和打手更为确切,对付他们是小菜一碟。

      隐仙派向来注重养生,所以到了午时,就连信徒也要回屋午休,这时守卫的弟子放松了戒备,徐冬儿轻松地药倒了守在看诊室外的弟子,与唐耀偷偷地进到了屋里。

      屋里的布置陈设跟药铺的无二,唐耀打开了药柜,不一会便道,“阎仙人倒是做足了功课,这里看起来跟真的药铺没有什么差别,药柜里的药材有些还是稀奇之物,徐百户,你确定你没有看错?”

      徐冬儿这时已经在查看墙壁是否是空,“我是亲眼看到病人进到这里后,就没有再出过,所以这里应该有暗室之类的。”

      唐耀也在东摸摸西碰碰,“我听说这间屋子阎仙人来之前就已经有了,若是有密室,村里的人,不可能会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唐耀的话提醒了徐冬儿,密室会不会是在地下,毕竟是在原有的屋子上修建,往下挖是最简单和隐蔽的办法,为了争取时间,她对唐耀道,“往下挖最不容易被发现,唐千户,试着找找。”

      唐耀莫名地联想到了徐冬儿在灵县家中的密格,不疑有他,忙跟着在周边寻找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试想着病人会在这间屋子里行走的路径,她也试着按路径走上一圈,然后目光停在了停在墙边的窄榻上。

      若是一般的病人,是不需要上榻检查,但病重的病人就难说了。

      鬼使神差的,徐冬儿朝窄榻走去,她小心翼翼地四处拍了拍,没有听到咚咚的回响,觉得奇怪,才要重新试过,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声响,她一惊,脚下被绊到,身体朝窄榻的方向倒去。

      怕弄出声响,她急忙用手去撑,不想这股冲力让窄榻的竹面倾斜,徐冬儿瞬间掉入了竹面下的密道,唐耀想要救她已经来不及,这个时候外面已经有人朝这里走过来,想到他们现在不能暴露,否则一切前功尽弃,唐耀选择以完成任务为重,先解决掉眼前的麻烦,然后再去救出徐冬儿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顺着斜道一直滚到了底,斜道不是太长,而地上的土还算松,徐冬儿身上还不算被磕得太疼,密道壁上的油灯发出微弱的灯,徐冬儿也是花了点时间,才让眼睛适应了环境。

      她闻了闻泥土的味道,是新泥,这条密道是新挖的。

      听到上面有人声,不是唐耀的声音,他应该没被发现,虽然她不幸掉下来,至少他们还没有暴露,她相信以唐耀的能力,能圆得了她去哪的这个谎。

      她等了好一会,那个声音还在,她暂时还没法从上面出去,现在没法出去,她干脆就继续往前走,看看能有什么新的发现。

      经过了一段密道后,她看到了山洞结构,凭着她的的记忆,这应该是她打扫过的那个山洞的另一部分,没想到这个山洞还另有洞天,倒是个挺好的藏圬纳垢之地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沿着山洞里的路继续往前往,得益于隐仙派的午时要小歇的养生之道,一路上她没有遇到人,这时她的前面出现了四个小洞口,这无异是要让她做出选择,徐冬儿没打算冒这个险,她想重新返回,这时她听到了脚步声,顿时吓得不轻。

      意识到脚步声是从第二个洞穴传出来的,徐冬儿躲在了旁边的第一个洞穴里。

      脚步声越来越近,很快,徐冬儿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,“我要的人呢?每天只给我那些人,怎么够?阎仙人到底在想什么?”

      这是青三娘的声音,她怎么会在这里?没想到风夜楼和缉查司四处寻她不到,原来她早就已经逃出京城,躲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,听她的中气十足,她逃亡的日子过得倒是挺不错。

      “三娘莫要生气,师父他老人家午时要歇着,这是他老人家定下的规矩。”一个男声毕恭毕敬地回答。

      青三娘的鼻子轻哼,“师父叫他阎仙人,他就真的以为自己是真的仙人了?明明隐仙派瞧不上他,他才投入师父门下,师父的规矩不学,倒是跟着隐仙派学起养生之道,像他这样阴毒的人,就算学会了又如何,死后一样只会下地狱,入不了仙班。”

      “三娘你这些话跟我说就罢了,千万别在我师父面前提,让我们这些徒侄难做。”

      青三娘被他的话逗得呵呵大笑,“你倒比你师父讨人喜多了,师叔我也不为难你,不过你们倒是给师叔我再多弄几个人。”

      “若是旁的事,师侄倒是可以应了师叔,不过这件事还得问过我师父。”

      青三娘又骂了起来,“阎仙人还真是贪得无厌,既要,又要,以为天下的好事都应该落在他的头上,若是他再磨叽,老娘不介意帮他一把。”

      青三娘骂骂咧咧的声音越来越远,徐冬儿才敢松下口气,她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,别的人倒还好,这个青三娘不好对付,还有阎仙人,他居然与青三娘是同门,青三娘能闻得出她身上的气味,阎仙人应该也不差,这个地方太危险,她不能久留,她得想办法出去,再离开下坳村和民县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打算从原路返回,不料又听到了脚步声,而且离她越来越近,她不敢逗留在原处,只得往后退,一直退到背部抵住了墙,但脚步声还没有停止,再这样下去,对象一定会发现她,徐冬儿眼里的戾气顿生,藏了那么多年,居然要将小命丧在这个破山洞里,她心有不甘,她的手指已经伸向了腰间,那里藏着一包剧毒药粉,要死她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。

      就在脚步声越离越近,徐冬儿的手指就要挥出去时,从上方伸出了一只手,猛地抓住她的手臂,将她往上一提,徐冬儿整个人腾空,她拿着药粉包的手下意识地就要一挥,看到陆宸那张俊美的脸,她停住了动作,陆宸一个飞身,带着她藏在了更隐藏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徐冬儿看到一名阎仙人的弟子正站在她刚才呆过的地方,她屏住了呼吸。

      这时又走过来另一名弟子,“怎么样?有什么发现?”

      “能有什么发现,连只蜘蛛都见不着,更何况是人影,师叔是不是弄错了?”

      “有可能吧,大概是师叔的神经太过紧张,以为这里藏有人。”

      “听说师叔是从京城逃到这的,可是真的?”

      “我可是听说我们这位师叔的本事不比师父的小,可能是呆在洞里的时间太长,她产生了幻觉吧。”

      “谁知道呢,若是她那么厉害,好好的,怎么不呆在京城,跑到咱们这个小地方,还整天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,连我们师父的面子都不给。”

      “算了算了,师父都不生气,你还上什么火。”

      二人的声音越来越远,直到听不到,徐冬儿才张开嘴,大口大口地呼吸。

      陆宸带着她七转八拐地到了一处无人的地方,盯着她的眼睛,问道,“你明明藏得很好,青三娘怎么会知道你会藏在那里?”

      徐冬儿这时正把药粉包放回腰间,“我怎么知道,可能是她属狗的,闻到了我身上的草药味。”

上一章  目录  下一章
热门推荐
清平录
首页 短篇 排行 包月 充值 首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