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“你那会子淘气,玩火将我书房点了,半个家都差点毁了。 至于死的那人,是个小偷,那天偷完东西没逃出去,被火烧死在里面。 这些年,我怕你胡想,没再提过。是谁跟你嚼的舌根?” 我咋咋呼呼哭到一半,敢情是个误会?可明明大火、胎记都对得上。 此刻,小浈像是又想到了什么,双手比划着,示意让她来。 事已至此,我只好拿出香炉,点燃一炷香, 随着淡淡烟雾弥漫开来,她渐渐出现在阿爹面前。 “学……学浈?” “文景。” 像极了故事里,老相好久别重逢含情脉脉时刻, 只是隔着时间,故人有的定格青丝,而有的,已然华发。 交谈间,阿爹对于小浈的遭遇全然不知, 花了好长时间,才肯接受她已经去世的事实, 果然,他们曾经是一对恋人。 小浈是独女,当年为了守住家业,想招个赘婿一起经商。 而阿爹文人风骨,一心想要教书育人,遂分道扬镳。 后来两人各有境遇,小浈择婿成亲,撑起整个童家。 阿爹来到省城,遇到同是老师的阿娘,一辈子伉俪情深。 阿爹只是后悔,最后没能和小浈好好道别, 两人大吵一架,再见却是阴阳相隔。 “原来,我叫童学浈。” 屋檐下,我和小浈并肩而坐, “小浈,不,浈姨别担心。我们离真相更进一步。 虽尚不知您丈夫是谁,但相信很快会有结果的。” 8 顺着阿爹所说的地址,我和浈姨奔波一整日, 终于抵达他们的家乡杭县。 童家曾是县上的大户,很快我们就寻到了祖宅。 一眼望去只剩下废墟,纵然仍遗留两三个未完全倒塌的墙体, 也是破旧黑漆漆,瓦砾与枯叶混合,毫无生活气息。 我们来来回回转了几圈,可惜没有发现任何线索, 倒是旁边的邻居凑上来,闲谈了几句。 说是当年童家不仅烧光了宅子,童老爷、夫人连同女儿全部葬身火海, 姑爷伤心欲绝,连夜变卖所有资产,去了省城再也没回来。 “这位大哥,纵火之人抓住了吗?” “当晚就自杀了。听说是一名老仆蓄意放火。” “那童家姑爷姓甚名谁啊?” 大哥蹙着眉,用手挠了挠头, “这我真不清楚,那时候还小,都是听家里老人说的。” 线索到这里又断了。 无奈我只能领着浈姨四处转转,看能不能记起点什么。 赶巧碰到两个游历的道长,他们本在街边茶摊休憩, 迎面撞上,目光一致将我和左侧“空气”扫了个遍。 随即起身就要离开,擦肩而过之际,听到师傅数落着徒弟, “就说今天不想出门。魂无记忆多遇封印,记住,善恶不一定从迹。” 这番说话明明意有所指,我欲上前问个清楚, 却发现怎么都追不上他们的脚步。